
天然珍珠是大自然中十分罕見也取之不易的,天然珍珠雖說也有淡水或海水之分,但是想找到足夠的人工採集天然珍珠進而串成一條珍珠項鍊,其項鍊項鍊價格大約只有首富才負擔得起,而且還遠遠供不應求。野生天然珍珠的數量是少於珍珠總產量的1%,所以現今市面流動的珍珠大多數是人工養殖的珍珠(占比99%以上)。能看到天然野生珍珠的地方,大多數是博物館、拍賣行、古董商,而且集中在皇室和貴族曾經使用過的珠寶之上,因爲它實在太稀少了,多數現身的臻品都是歷史悠久的古董。
珍珠形成的方式絕對令人驚奇。當有機物侵入軟體動物的軟組織深處,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會形成珍珠。軟體動物的上皮細胞會分泌碳酸鈣,多層自然以礦物質和蛋白質包裹侵略物,這些物質就是珍珠層,就是珍珠層讓珍珠散發獨特又美麗光澤和色彩。這些動物分泌的珍珠形成有數月到年不等。大顆粒的珍珠形成對於該動物來說很可能是致命的。除使用珍珠蛤外,還有使用其他貝殼內有珠母層的軟體動物物種來生產珍珠的方法,例如:部分鮑、螺之類的腹足綱物種都可以。
野生珍珠本來產量就少,人類的污染和海洋的污染更是進一步讓野生珍珠產量減少,野生珍珠的蚌殼只有在清澈的水裏才能存活,從一粒小的沙粒到一顆珍珠的長成需要非常長的時間,如果水不夠清澈珍珠還沒形成蚌殼就死亡了。
形成過程的不同導致了野生珍珠和養殖珍珠的珍珠層厚度有很大的區別。野生珍珠幾乎全部都是珍珠層,這是因爲野生珍珠完全天然生長,它的珍珠層非常厚,而珍珠層越厚,珍珠的光澤自然越好。相對地人工養殖珍珠由於生長週期短,珍珠層比較薄,所以珠光沒有野生珍珠強。
哪裏能買到野生珍珠?在1893珍珠養殖技術被發明之前,所有的珍珠全部都是野生的,現在大部分現身於世的天然野生珍珠其實都是那個時候流傳下來的古董藏品,即便經過了上百年,它們依然光彩奪目,溫潤的珍珠光澤令人心動,與很多人印象中的“人老珠黃”完全不同。拍賣行很多時候會從大的藏家手中徵集到一些古董野生珍珠的作品,如果遇到皇室珠寶專場拍賣時可以特別留意一下,天然野生珍珠因爲其貴重的身價,在歷史上一直都是皇家專屬。除此之外,有一些珠寶商也會在蒐集古董珠寶時發現一些天然野生珍珠,他們會把這些天然野生珍珠重新組合、配對或者重新設計出新的造型。
對於珠寶收藏有一個不變的法則就是:物以稀爲貴。由於天然野生珍珠並不是人工養殖的,它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形成,包含着很多運氣的成分,所以它的產量自然也很少。在物以稀爲貴的法則下,雖然它的價格已經很高了,但依然只會越來越高。近年來,天然野生珍珠的出產量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說是幾乎停滯的。量少就算了,產量沒有增加,而存量慢慢減少,天然珍珠必然將會越來越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