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雖然沒有鑽石的璀璨光亮,也沒有彩色寶石的炫目艷麗,卻色澤溫潤細膩,渾然天成的柔和美麗,成為珍珠最為迷人之處。相比起閃耀燦爛的鑽石及有色寶石,珍珠那種含蓄內斂,更能展現女性溫柔婉約的氣質。如何挑選珍珠?什麼標準才能憑斷珍珠的好壞?QJ今天簡單的帶你認識珍珠鑑賞七原則,讓你也能成為珍珠達人!
大小
品質方面,首先要看大小,與鑽石及珍貴有色寶石相似的是,在其他因素相同之下,越大顆價值就會越高。珍珠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珍珠的類型。淡水養珠的大小約為 3.0 至 13.0 mm,日本 Akoya 養珠約為 6.0 至 8.5 mm,而南洋及大溪地珍珠的大小可達 13 mm。若有理想的環境和條件,天然珍珠當然也可以長得更大。但淡水圓珠要長到直徑10mm,Akoya海水養珠要長到直徑10mm,或南洋要長到直徑20mm,都是絕對稀少的。
形狀
珍珠的形狀約可分為以下幾種:圓型、近乎圓形、橢圓形、鈕扣形、水滴形、半奇形、奇形或不規則形、特殊造型
基本上完美的圓型珠是最值錢的,因為越圓的珍珠,在養殖方面會較困難,所以會相對較珍貴。然而對於現代設計師來說,不規則形或特殊造型的珍珠,反而能帶給他們更多的靈感,而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
顏色
珍珠的顏色也被稱為本色,但我們肉眼直接看到的珍珠顏色,卻是它的色彩、色調和色度的綜合呈現。珍珠的顏色有如天邊的彩虹,或畫家的調色盤。最迷人的是它由內而外散發出一層光暈,而產生捉摸不定的次色,形成了它的表面色調,GIA譯為泛光。有包括白色、粉白色、黑色、銀色、金色或粉紅色等色彩。珍珠也可能有次要的伴色,當光線從珍珠表面反射出來時可見。比如說,一條珍珠鏈串可能一開始呈現的顏色為白色,但若再仔細看,珍珠鏈串可能會散發出粉紅色、綠色或藍色的半透明伴色。
光澤
珍珠散發一種強烈的光芒,稱為光澤。珍珠的光澤和鑽石是不一樣的,鑽石的光澤是透明的、直接的,均衡交錯因移動而閃爍。珍珠的光的反射則是多層次的、層層疊疊的。光澤由珍珠層的厚度、半透明的程度和層次的分配所決定。這些因素根據珍珠的類型和珍珠成長的時間長短而有所不同。和一般的認知恰恰相反,珍珠的珍珠層和珍珠大小沒有關聯。珍珠的光澤就是如此複雜的光色的組合,他盈盈流動,氤蘊繚繞,是寶石中最特殊,最美麗,最溫柔的光澤。當然,不是每一顆珍珠都有如此的珠光,大部分珍珠的珍珠光澤不明顯,有些甚至晦暗無光,因此具有珍珠光澤的珍珠價值是比較高的。
表面瑕疵
由於珍珠是由軟體動物養成,真珠質的覆蓋層並不一定會順滑地黏附在一起。在結層的過程中可能出現被稱為表面瑕疵的瑕點和氣泡。由於珍珠肉眼觀測看不到內含物,所以會集中鑑定有沒有表面瑕疵,例如斑點、污損等等,越少缺陷,就會越光滑,品質就會越好。表面平滑的珍珠品質最高,也最受歡迎,當然價格也就更高。
珍珠層的品質
在軟體動物釋放珍珠層時,並非每一層都完整的包覆住整個珠的,如此不平均的珍珠層,會形成表面的不勻整。而珍珠生長的時間長短和植入的珠核的大小,會影響珍珠層的厚度。因此,珍珠的厚度、均勻程度及透明度都是衡量珍珠層品質的要件。珍珠層的品質,會直接影響珍珠散發的光澤。良好品質的珍珠,珍珠層應該要厚、透明度高、均勻及排列整齊,令光澤有如鏡面,以及堅固。
搭配的一致性
沒有兩顆珍珠是一模一樣的。因此要根據以上六項因素來選擇看來相同的珍珠,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珍珠搭配的協調性在同一串項鏈上最容易看出來,特意選配的珍珠,要觀察它整體的一致性,若是大小依序遞增或遞減的珠串,其每粒之間相差甚小,而珠的外貌包括顏色,珠與珠之間的光澤,都要盡量接近甚或相同,可以想像在搭配的收集與篩選上所費的時間與精力,是十分浩大的工程,因此一串搭配得天衣無縫的珍珠項鍊,理所當然價值不菲了。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要到有信譽的店家購買,這樣才更能確保品質喔!